ETC:區塊鏈「不可篡改」精神的堅守者

2022-09-22 17:57:59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ETH 無論是市值還是行業地位,它都是僅次於 BTC 的存在,它開啓了智能合約的時代,為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普及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 DeFi、NFT、GameFi 甚至元宇宙等,也都是由以太坊公鏈網絡所引領的。

 

提起以太坊,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 ETH,其實,在 ETH 的發展史上發生過一次分叉,產生了我們現在常說的 ETH 和ETC(以太經典)兩種幣種。大多人都對 ETH 都比較熟悉,但許多人對於以太經典(ETC)卻是陌生的。

 

ETC 的誕生

ETH 的分叉,也就是 ETC 的誕生,起源於一場意外的盜幣事件。

 

2016年有個項目叫 The DAO,是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建立的一個眾籌平台,並且使用 ETH 來進行眾籌,截止到當年6月份,募集的資金已經超過了1.6億美元。

 

不久後,The DAO被黑客利用智能合約的漏洞,轉移了市值高達五千萬美元的 ETH,為了輓回投資者的損失,以太坊社區投票決定更改以太坊代碼,並在以太坊第#1920000區塊進行了硬分叉,回滾所有的交易,從而刪除黑客的盜幣記錄。並且還宣佈硬分叉之後的ETH才是真正的以太幣,這樣一來,繼續在舊鏈上挖出的「舊版」以太幣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但是,有一部分礦工認為以太坊的這種做法違背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精神,不認可通過回滾篡改黑客盜幣這一事實的做法,並且堅持在原鏈上繼續挖礦,依舊對原鏈進行維護。

 

因此以太坊也就形成了兩條區塊鏈,一條為不承認回滾交易的原鏈-以太經典(ETC),另一條則為承認回滾交易的新鏈即以太坊(ETH),雖然它們的代碼是相同的,分叉之前的歷史賬本也是相同的。但是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區共識以及價值觀。

 

當然了,ETC 必須具有市場流通價值才能持續存活下去,即需要有交易平台的支持,到今天,基本上大多數主流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都是支持 ETC 交易的,例如在幣安、CoinEx、火幣、OKEx 以及 Coinbase 等平台上,都可以進行 ETC 交易。

 

ETC的理念

雖然 ETH 和 ETC 是一對孿生兄弟,但還是有一些理念上的差異。例如在共識機制的選擇上,隨著 ETH2.0 的到來,ETH 從 PoW 共識機制轉為了 PoS 共識機制,之所以 ETH 要轉為 PoS 共識機制,主要是為了節約能源、為提升性能做準備以及更安全。

 

但 ETC 社區始終認為 PoW 共識機制比 PoS 更安全,所以依然會堅持採用 PoW 共識機制。哪種安全性更高,這也是 ETH 與 ETC 的分歧點所在。

 

在代幣總量方面,ETH ETC 也持有不同的理念。ETH 代幣總量目前是定量發行,但根據實際使用對 gas 費進行燃燒。當ETH gas 費達到一定水平,就會進入通縮。而 ETC 代幣則已經回歸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傳統,並按照比特幣方式進行了減產的規劃,最後發行的總量不會超過2.3億個。

 

ETC 始終遵守區塊鏈記錄不可更改的原則,崇尚「代碼即法律」的理念,例如在 The DAO 事件發生後,以 Vitalik為首的以太坊基金會強行啓動了硬分叉,而這是 ETC 社區所反對的。在 ETC 的支持者看來,如果區塊鏈是可以任意改動的,那麼其與一個私有的數據庫沒什麼區別。

 

ETC 近期動態

雖然 ETH 和 ETC 發生了分叉,但並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在今年7月份,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指出,以太坊經典(ETC)是一條「非常好的鏈」,任何希望在合併後繼續在工作量證明(PoW)網絡上運營的人都可以選擇使用以太坊經典(ETC)。

 

隨著 ETH 在2022年9月15日或前後接近合併升級,原來在 ETH 鏈上的 PoW 礦工,將會有一部分轉移到 ETC 鏈上進行挖礦,畢竟在 ETH 轉為 PoS 共識機制後,原來的 PoW 礦工,不得不重新尋找出路,而轉移到 ETH 的孿生兄弟 ETC 鏈上繼續進行 PoW 挖礦,成為了礦工們的首選,這導致了以太經典(ETC)全網算力近期屢創新高。

 

ETH 從 PoW 轉向 PoS 共識機制,這對於原來在 ETH 鏈上挖礦的 PoW 礦工來說,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例如螞蟻礦池、ViaBTC等多家 PoW 礦池近期發佈公告表示,關於用戶現有的 Ethash 算力,如果用戶計劃將其用於 ETC 等 Ethash 算法幣種的挖礦,會繼續提供 Ethash 礦池服務,並全力保障用戶算力及資產的安全。並且就在今年 7月,螞蟻礦池還宣佈了投資1000萬美元來支持ETC的生態發展,對ETC的發展保持樂觀。